【聯合晚報╱朱敬一/記者林進修/整理】
|
2012.06.20 02:56 pm
最近幾年來,台灣整體競爭力下滑,國家動力停滯不前,我認為問題出在政府效能不足,而非民間企業表現欠佳。就拿WEF(世界經濟論壇)及IMD(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這兩個國際最知名的評比機制來說,台灣近幾年的各項表現中,政府效能都落後於企業效能,不難看出端倪。
若要問我為什麼近幾年台灣的競爭力沒有明顯上揚,甚至有虛耗蹉跎的情形?可以很明確地說,問題在於政府效能不好。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曾感慨表示,台灣政府有事務官心態的人太多,而有政務官心態的人又太少,真是一語中的。
蘇起指事務官普遍有三個心態,一是怕圖利他人,二是怕政黨輪替,三則是怕觸法。既然大環境如此消極,使得很多人才不願到政府當政務官,因為「轉不動」這個機器。也因為大環境如此,有很多人才不願和政府打交道,因為「玩不過」這個僵化的制度。
我到政府部門工作一年多來,確實也有些許的體會及經驗。那就是,除非你對這個體制精熟到不行,可以找個洞鑽過去,要不然就要找到另一條路,從旁繞過去,否則無法轉動這個大機器。但坦白說,這兩件事真的很難;我一年能做成兩三個突破,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當時為了發展六大新興產業而擬定「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時,從美國找來The Vertical Group創投公司執行合夥人張有德,請他募資設置台灣生技創投基金 (TMF),並在一年內籌募50億元資金。
這一年來,張有德來回台灣美國不下二十次,在台灣聘了兩個專職人員,也請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去了解所有財務、法律的問題,前後自掏腰包花了近一千萬元。
如今,一年過去了,在政府規則一變再變、繁瑣法令及僵化制度規範下,資金募集不如預期,台灣生技創投基金幾告胎死腹中,結果卻惹來「水土不服」、「去國經年」等風涼話,把張有德的鬥志及銳氣全都磨光了,也嚇跑了其他投資人。老實說,我深深覺得對不起他,政府也對不起他。
回想當年,張有德並不是自己要接這份工作的,而是陳添枝、蔡勳雄及劉憶如這三位前後任經建會主委一再請託下,我才特地飛去美國邀請他出馬幫忙的,且他的計畫書也經政府七人審查小組審核通過,已屬國家重大政策之一,怎會搞到如此下場?他為台灣花的經費有人付款嗎?有人代表政府向他說對不起嗎?想為台灣做事的下場該是這樣嗎?
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有四大支柱,除設置台灣生技創投基金外,催生超級育成中心、推動轉譯研究生技中心、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是另外三個支柱。少了台灣生技創投基金這個支柱,台灣生技產業還有另三個支柱撐著,仍勉有可為,但國際生技專家蘇懷仁回國掌舵的超級育成中心,如今也面臨同樣的官僚體制障礙,台灣生技產業未來的發展,確實令人憂心。今年11月,蘇懷仁會做個決定是否再玩下去。我很怕,到時又要對他說「對不起」。
從張有德和蘇懷仁的處境,不禁讓人覺得我們這個政府是鐵板一塊,不尋思自我改造僵化體制去配合人才,反而要求所有人才來配合僵化體制。
更令人擔心的是,當這些千方百計邀請回來效力的人才遇到挫折時,社會普遍有種「他們是水土不服才做不下去」的氛圍,讓所有想為台灣做事的人才心寒、無力、氣結。
政府一再高喊人才危機,也一再從海外找來專業人才,但僵化的制度及觀念不改變,找再多的人才回來也沒用。我打個比方,劉備若沒有尊重諸葛亮的決心,就沒必要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馬,如今亦然。
台灣的生技產業或範圍更大的科技產業,其實還很有可為,但其前提是政府願不願意大刀闊斧突破僵化的制度,提升整體效能。只有政府部門不要空轉或停滯不轉,台灣才能快轉,全速迎上前去,昂立在競爭激烈的全球板塊上。
【2012/06/20 聯合晚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