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
2012.06.20 01:40 pm
|
二○一○年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被外資視為近年台灣經濟發展最大的突破,但之後兩岸經貿談判沒有顯著的進展,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戰略計畫也沒具體的進度。
一位外資券商主管直言,政府對於推動台灣經濟自由化「說得多、做得少,ECFA的紅利愈來愈少」。
瑞銀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董成康就指出,ECFA將為台灣帶來旺盛的貿易機會,對於台灣經濟是一大助力;花旗環球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說,ECFA概念股將是持續多年貫穿台股走勢的投資主軸,包括汽車、原物料及工業設備等,可望增加與大陸自由貿易的機會;摩根士丹利證券主管指出,台灣與美國等主要貿易國簽訂FTA,「速度愈快,對台灣愈好」。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2012.06.20 02:49 am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製鞋業雖然這幾年大量出走,台商仍掌控全球製鞋業命脈,圖為製鞋大廠寶成在彰化永靖的生產線。
記者宋健生╱攝影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詹文男
報系資料照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朱敬一/記者林進修/整理】
2012.06.20 02:56 pm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
2012.06.20 02:49 am
|
說到台灣經濟發展的劣勢,從生產要素的觀點,資金、技術、人力、土地、經濟資訊、管理能力都可能存在一些缺點,也會因立場不同而人言言殊;經建會最近在「黃金十年」的一份研究中,則聚焦於台灣的產業結構失衡,呈現了生產要素不足或配合不到位的現象。
在這項研究中,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直指,台灣產業出現重大失衡現象,這些失衡包括:產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與GDP的貢獻不對稱、產業創新集中於特定領域、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過高、產業多元化程度不足、出口市場集中度偏高等。「台灣有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但集中於資通訊等特定產業,若不升級,可能會成也產業,敗也產業,」經建會官員擔心地說。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商彈性、快速的策略,讓全球品牌都得靠台商供應鏈打天下,像圖中德微科技,在國外客戶要求下,一年多迅速在台灣建廠並投產,蘋果new iPad能迅速出貨靠的就是像德微這些台商供應鏈。
記者王茂臻╱攝影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