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視是一種文化戰爭。」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在台灣,性別運動是各種反歧視戰爭的先鋒。不僅制定了各式法令,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教育平等法、性騷擾防制法、家庭暴力防治法,「還有『性別主流化』的機制到處去管考。」
「反歧視是一種文化戰爭。」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在台灣,性別運動是各種反歧視戰爭的先鋒。不僅制定了各式法令,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教育平等法、性騷擾防制法、家庭暴力防治法,「還有『性別主流化』的機制到處去管考。」
單身勢力正在成形,不論我們是否看見,或理解。
主計處資料顯示,二○○○年起,單人家庭就已取代三代同堂家庭,成台灣第二大家庭類型。單身人口(含喪偶及離婚),在二○一○年約七百六十萬人,占成年人口的四成二。
劉宏恩堅決「反單身歧視」,就算將來結婚也不會改變原則。 記者鄭超文/攝影
在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的研究室門口,貼著自製的「反單身歧視」海報。像是交通標誌裡的禁止通行,簡單的紅圈裡,一道紅色斜線擋在「單身歧視」四個大字上。
英國倫敦的熱門餐廳,多設有吸引單身食客的「共享餐桌區」。 記者陳柏亨/英國倫敦攝影
時鐘剛過五點,蘇活區的威尼斯小餐館「Polpo」人聲鼎沸,門口湧現排隊人龍。最熱門的「共享餐桌區」早已客滿。仔細觀察,這一桌多數是單身食客,他們有的怡然地獨享眼前美食,有的與身邊食客把酒言歡。
《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的作者迪波洛認為,一個人的生活也很快樂,她常在院子裡找到作菜用的材料。 記者林澔一/英國倫敦攝影
寫了《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的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蓓拉‧迪波洛(Bella DePaulo)並未貶抑婚姻價值。但她提醒,「大家若透過『婚姻鏡頭』看別人」,將看不清「越來越多人選擇單身」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