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則宏/香港報導】
         
2012.06.20 04:06 pm


走在港島中環、灣子、尖沙咀一帶的鬧區,從一家挨著一家的精品名牌店,以及店內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很輕易就可以感受到,大陸為香港經濟帶來的貢獻。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二○一一年訪港旅客達四千一百九十二萬人次,其中大陸客占了六成七。從二○○三年到二○一一年,大陸遊客暴增四倍。

不過,談起中港互動經驗,去年九月接掌香港光華新聞中心主任的知名作家張曼娟,第一句話卻是:「真的不希望台灣變成下一個香港。」

張曼娟一九九二年為了宣傳新書第一次來到香港,九七、九八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親身經歷香港主權移交初期的變化,之後幾乎年年造訪香港。她曾說,除了台灣,最熟悉的就是香港。

張曼娟表示,表面上看,香港是抓住了中國崛起的機會,沒有像台灣出現發展遲緩的問題。市面上看到的也都是光鮮亮麗的店鋪,迎接一批批大陸觀光客進去買黃金、買手表,好像是一片榮景。但事實上,香港市民實際的感受並非如此。

在張曼娟看來,香港市民感受到的是,大陸民眾與資金大量湧入香港後,擠壓了香港人的生存空間、剝奪了香港人的夢想。物價、房價的飆升,更讓一般香港民眾的生活變得艱難。此外,每年成千上萬的大陸遊客固然為香港帶來錢潮,卻也漸漸淹沒了香港人的集體記憶。

張曼娟說,今天的香港,是一個天天都可以看到店鋪在改變的地方。你每次走過一個熟悉的街角,都會看到一家陌生的店鋪開張,不是鐘表店就是藥店,而藥店賣得最好的不是藥而是奶粉,這讓香港人覺得痛苦。

也因此,在「回歸」十五年後,香港與大陸的經貿關係日益緊密,但情感上卻與中國大陸愈來愈疏遠。張曼娟認為,除非台灣民眾準備好接受類似的衝擊與改變,否則政府在開放陸客來台及大陸民眾在台購置房地產時,應該要格外謹慎。

【2012/06/1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onardo 的頭像
    leonardo

    在天與地之間揮灑自如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