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035.JPG    

 

人生就像火車,該走就走,該停就停。

      人生也像鐵道,不知起點,不知終了。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814111018.jpg        

 

無際大師諭世曰:「凡欲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先須服我十味妙藥,方可成就。」

 

這十味藥方為: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8-31  小蝦模仿秀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328405_3.jpg  

育兒爸爸推著嬰兒車滿街跑,是瑞典常見的風景。雙座戰車兩幼兒帶出門,老爸也罩得住。 記者陳柏亨/瑞典攝影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女兒告訴父母她們遇到困難時,父母往往馬上就告訴她們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還會為自己的做法而洋洋得意,然而女兒卻常常不領情,甚至大發脾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位媽媽曾這樣說過:「當女兒哭泣或心情不好時,我常不假思索直接告訴她我的想法,直接給她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沒想過聽她訴說。然而當女兒告訴我:『要從這件事情解脫出來我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我還是不理會,繼續講一些我認為有效的方法,她就會轉身不理我,或者對我發脾氣。現在我學會了盡量讓她傾訴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還學會了不做任何評價。當她平靜下來之後,再告訴她我的想法。努力從一個說教者,變成一個傾聽者。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時常扮演救難英雄,似乎不顯顯身手,就沒資格當父母。然而,每當父母扮演「救世英雄」時,女兒的情緒只會更糟糕,有時甚至會引起親子衝突。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憑什麼姐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 伊莎貝爾 還不錯系列 - 咖啡篇 網路版

 

 

2011 伊莎貝爾 還不錯系列 - 藝術品篇 網路版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acom introduces Inkling, a new digital sketch pen that captures a digital likeness of your work while you sketch with its ballpoint tip on any sketchbook or standard piece of paper.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廿一、對林博士來信質疑的答覆

 

本書出版後,收到許多讀者熱烈的迴響。不過除了上述的趣事之外,筆者也同時遭遇了一件令人尷尬的經驗,那就是有一位目前旅居美國的友人林○雄博士(曾獲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統計學博士,目前就職科州州政府,擔任人口統計官,為筆者大學及研究所同班同學)來信表示,看過上述一文之後感想如下:「小弟同意行善最樂,然而我是學統計學的,只相信數字,不輕信舉例......行善好報的固然有,而行善惡報的也比比皆是,因此因果報應僅僅是弱者消極的自我安慰而已!如果吾兄不服小弟的論說,最好用實驗統計來證明,例如買愛國獎券,將購買者分三組,一組行善,一組行惡,另一組不行善也不行惡,再定個時限,看看這三組中獎的機會是否真的有所不同......小弟也可以提一些不可思議的事例,讓吾兄去求證,沒有良心的人可以賺大錢、當大官、享大福,而且非常長壽.........。」林君的這種觀點無疑的剛好是目前一般高級知識份子極為普遍的典型的看法,筆者在撰寫該文之前便有一種預感,這類的文章必然會遭遇許多人的批評,甚至斥責為無稽之談,或提倡迷信之嫌,現在果然不出當時所料。筆者認為這類的觀點實在有進一步加以澄清的必要,現在僅依筆者個人的見解分別申述如下:

 

(1)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便得什麼果,這種因果報應的道理,不僅佛教加以強調,古代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其不朽名著「理想國」一書中更有類似的主張,「凡人在世有一罪者,在死後當受十倍的懲罰,」「凡人在世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後每一項亦受十倍之報酬。(見理想國中「生活的報酬」一章)。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非常排斥迷信,卻也堅決相信善惡的因果報應,「一個賞罰分明的上帝是必需的......如果大家都不信神,這個社會還能維持得住嗎?」「要建立一個風氣良好的社會,應當是需要宗教的。」(見威爾杜蘭著:西洋哲學史話)。大科學家牛頓曾說:「有限的知識容量常使戎們遠離上帝,增加知識的容量後又常使我們回到上帝的身邊。」愛因斯坦年輕時並不相信神,但年長後卻愈來愈相信上帝的存在。有一次他表示:「我深信現今時尚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人類生命的所謂公理,則不單只是完全的錯誤,而且這種看法應該受到指謫。」這位偉大的學者在臨終時說出了他畢生體驗的結論:「宇宙是神秘的,上帝是存在的。」美國蓋洛普曾經調查研究三個世紀以來最著名的三百位科學家,結果發現他們之中百分之九十二竟然都出人意外的相信上帝的存在!美國歷任的大總統也幾乎都是虔誠的上帝的信徒,他們在宣誓就職典禮時都要左手拿聖經,右手舉起向上帝宣誓,並祈求上帝賜福他們的國家和人民。他們都一致認為神或上帝不僅是慈悲和博愛的化身,同時也具備賞善罰惡的無上權能,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維持宇宙間正義與公理的存在。提倡進化論的達爾文在七十三歲去世前曾經說:「我觀察這個世界尤其是人類的特質,我不贊成『世界是任由無目的的力量來支配』這種武斷的看法,事實上,這個世界,不論是善或惡,必然有一個無所不在,巨細靡遺,遍及宇宙的定則存在其間。」(見梁實秋編:世界名人偉人傳記,名人出版社)。由此可見相信因果報應的法則並非只限於無知無識的下層階級,相反的,具備最高知識,徹悟自然與人生真象的哲學家、宗教家、科學家、政治家,以及許多偉大的智慧者都一致公認並深信不疑,因此因果的現象絕非愚夫愚婦的「迷信」。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瑞典的托育制度其實是奠基於兩性平權的終極價值;瑞典「性別平等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也是獨樹一幟。

「教育是性別中立的。」亞伯拉罕堡課餘休閒中心的安‧格羅斯說,老師視小孩為個人,不是「男孩」或「女孩」。分組也不會男生一邊、女生一邊;鼓勵孩子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絕不會說「女孩子不玩這個」、或是對男孩說「別像個女生」,不在言辭上貶低另一個性別或設限。

園裡原本的doll room(娃娃屋),也改名play room(玩樂屋),小男孩也自然地去玩填充玩具,從名稱顛覆性別藩籬。

斯德哥爾摩社福官員曼納紅說,瑞典的課程非常重實用性,從幼兒園就開始學成為「獨立的人」;到了中學,木工、烹飪、修車等課程,男女都學,瑞典爸爸做家事,也就不足為奇;學校連「家庭預算」、「健康飲食」都要教,「這些跟數學課程一樣算分數,一樣重要」。她知道許多亞洲國家在學校只教智識課程,但「教育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生活嗎?」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88593a788b8b954.jpg    

敬錄自 懺雲老法師開示錄《蓮音》

【經】

一、遺教三經(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遺教經)。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管局就某醫院爆發器官捐贈者染愛滋之聲明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0829 13:41:19)

有關某醫院爆發器官捐贈者染愛滋,可能造成數名器官受贈者感染事件,該局提出以下聲明:

一、依據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施行器官、組織、體液或細胞移植,應事先實施愛滋病毒檢驗;檢驗呈陽性反應者,不得使用。故不論捐贈者為何種身分,在施行器官移植前均應進行愛滋病毒檢驗。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042.JPG    

 

 

今天上完課之後,為了要讓累劫的祖先能夠到法會聽聞地藏經,我跑了承天寺和法界兩處。

在等專車上承天寺的同時,有個老伯拿著一疊紙給大家,內容寫著: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8/10 15:50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世界上真有冤親債主嗎?真會讓人倒楣,甚至重病不起嗎?一名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年輕醫師透露,他的經驗是人不能太鐵齒,因為他真的遇上了。

 

該名醫師表示,六年前被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時,是他人生最背的日子,人躺在病床上,但還是有一連串的衰事上身。在接受電腦斷層前,打了顯影劑,但體內嚴重缺水,造成了急性腎衰竭,整個人臉色發青,險些一命嗚呼。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偉是個絕頂聰明的孩子,家境富裕,備受家人疼愛,但因為有一些壞習慣,所以新接班級後被我盯得比較緊。他不愛人嘮叨,一被指正便態度惡劣,整天臭著一張臉,跟他好話說盡、動之以情都效果不彰,於是打電話與其家人連絡,希望能協助小偉改善缺乏耐心、脾氣暴躁的毛病。只是家長聽完孩子的狀況後,竟表示:孩子不喜歡別人管太多,家人也拿他沒輒,老師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再為難他了。當下讓身為老師的我不知該如何接話,同時,也為小偉的未來憂心不已。


    如果說時下年輕人真是一群草莓族的話,試問:是誰培養出來的呢?當孩子因為掃廁所弄得全身濕答答時,我們應該檢討:是不是教導過他們正確而有效的打掃技巧,而不是找清潔公司取代他們學習的機會;當孩子遇到學習障礙而備感挫折時,父母應該了解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再即時加以補救才對,絕不是換老師、換環境,就能從此高枕無憂。古人說得好:「玉不琢,不成器」,切、磋、琢、磨當然是辛苦的,但耐得了磨,忍得住煩才有成器的一天啊!


    曾經有位音樂系的學生換了新的指導教授,他可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這個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