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學期NTU版都有人po文討論佔位
正好孫維新老師上禮拜上課談到佔位問題
語重心長的說了一番話
相信應該不少同學聽了很有感覺 也給大家分享一下
目前分類:經典網路佳文 (240)
- Oct 12 Wed 2011 20:24
孫維新老師課堂上談「佔位」
- Oct 12 Wed 2011 12:57
2011 馬總統國慶談話全文
馬總統談話全文如下:
今天是中華民國一百歲生日,也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我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一起為中華民國慶生,一起分享喜悅,一起跨越這個偉大、感人的時刻。一百年前的今天,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發動震驚世界的武昌起義,一舉推翻滿清政府與千年帝制,創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今天不僅臺灣,世界各地的華人,包括中國大陸,都在紀念辛亥雙十。
今天我們要以莊嚴崇敬的心情,向懷抱理想、不怕犧牲的革命志士致敬。他們包括廣東的陸皓東、湖南的黃興、浙江的秋瑾、福建的林覺民、臺灣的羅福星。這些民國英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過去一百年,從開國、北伐、抗戰、戡亂到保臺,不知折損多少仁人志士,他們絕大多數是無名英雄,奉獻了青春、犧牲了生命,卻照亮了中華民國的天空。
各位先進、各位同胞:辛亥雙十是海峽兩岸共同的記憶與資產。因此,英九要藉這個機會,呼籲大陸當局:紀念辛亥雙十,就不能忘記國父建國的理想是要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均富的國家,大陸應該勇敢地朝這個方向邁進,也唯有如此,才能縮短兩岸目前的距離。紀念辛亥雙十,也不能割裂歷史,而必須呈現歷史原貌,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中華民國的存在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六十多年來中華民國在臺灣蓬勃發展,在世界發光發熱,未來我們還會繼續蓬勃發展,繼續發光發熱!
各位先進、各位同胞:中華民國在抗戰期間,犧牲了二千萬軍民的生命,臺灣才能結束日本殖民統治,回到中華民國版圖。如果沒有臺灣的回歸,內戰失利後,中華民國很可能在六十多年前就走入歷史,沒有機會新生,更不可能開啟海峽兩岸不同的發展歷程。
- Oct 12 Wed 2011 12:13
2010 馬總統國慶演說全文
今天是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國慶日,我們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除了緬懷當年革命志士為救亡圖存,所做的犧牲奉獻,更深知我們要負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
中華民國發展歷程曲折艱辛,在臺灣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段歷史的參與者與建構者。我們曾經抵擋了中共軍事進犯,確保臺澎金馬安全;我們奮力打拼,安然度過了多次世界經濟危機。在這塊土地上,我們胼手胝足,推動地方自治,普及國民教育,厚植國防實力,更開創了經濟繁榮與民主政治的雙重奇蹟,這是華人世界絕無僅有的成就,我們深以臺灣為傲。
今天我們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成長發展,大家承擔一樣的命運,擁抱一樣的夢想。我們疼惜臺灣,認同中華民國;希望臺灣好,希望中華民國富強。明年,就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讓我們一起為中華民國慶生,為國家開拓更精彩的第二個一百年!
各位鄉親父老,兩年前二次政黨輪替後,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革、開創、追求公義」。過去的鎖國貪腐,對臺灣傷害太深,我們必須勇於全面改革,一刻也不能放鬆。
兩年多來,政府在社會、經濟、教育、環保、國防、兩岸與外交各方面,推動許多劃時代的改革,目的是徹底改善臺灣體質,打造一個全新的、有競爭力的臺灣。
- Aug 16 Tue 2011 09:00
無限的你 (The Unlimited You)
吳田玉博士對工研院菁英團演講文:無限的你
包志輝寫於 2011年8月7日 10:13
我是台大畢業 ,在陸戰隊服役兩年後,留學美國在賓州大學念碩、博士,教了一年書,於1989年加入IBM 研發中心,待了六年,寫了二十多篇報告,有十二個專利。
- Aug 15 Mon 2011 21:02
讀20年書,不如讀懂這些話
- Aug 04 Thu 2011 14:09
郭明義事跡在中國引起強烈反響
- Jul 31 Sun 2011 09:18
一期一會─打破慣性思維的陷阱
讀者文摘 2011/05/12
【撰文/查理王】
「你的問題,就是你的道路。」──西藏格西波托瓦(Geshe Potowa)
前一陣子,家裏一台用了近二十年的日本烤箱壞了。看着那斑駁的外殼烤漆,不禁想起,這台烤箱已伴我走過多少年輕歲月啊!有多少早晨,它讓我享用香酥的麵包;多少夜裏,它讓我快速地享受預先買回家的燒餅,餅皮烤得酥酥脆脆,夾點肉鬆或煎個蛋,真是標準的台式美味啊。
- Jul 27 Wed 2011 09:25
28歲當上外商總經理的代價 商業周刊
- Jul 26 Tue 2011 21:03
—請您做胎兒的觀世音菩薩—
道證法師主講
李麗慧敬記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懷中的胎兒『心跳不正常』,而大家建議把『她』墮掉的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痛苦。我抬頭仰望慈悲的佛像,眼淚充滿了我的眼睛。也許一般健康的人,不能夠體會,一個在疾病、在生死邊緣的人,他渴求生命那一種心情,那一種渴切的希望。
- Jul 19 Tue 2011 22:36
漫畫帶給我夢想 圖文/Lon
- Jul 18 Mon 2011 20:07
棄兒變貴子—父母是觀音菩薩
- Jul 14 Thu 2011 09:34
江振誠的故事
只有專注和熱情,才能讓生命火光穿越迷霧
|
江振誠十六歲時還只是淡水商工餐飲科學生,曾在亞都飯店巴黎廳當學徒,但不出四年,就在他二十歲那年,他便破紀錄地成為西華飯店法國餐廳主廚。之後,一句法文都不會的他,隻身到法國闖天下,進入米其林三星主廚 Jacques & Laurent Pourcel餐廳,一天工作近二十小時。
三十歲不到就晉升為餐廳當家主廚,管理下面三十五個法國廚師。一個年輕的東方人,居然可以領導向來以美食自豪、連英文都不屑出口的法國人。 |
- Jul 13 Wed 2011 09:28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的天賦之路
《教育應該不一樣》嚴長壽 著
年輕人不能靠別人打前鋒,自己動都不動,年輕人要有自己主張、自己的判斷、找到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讓我先說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的故事吧!他,在士林夜市旁長大,十六歲還是淡水商工餐飲科學生時,就在亞都飯店巴黎廳當學徒。今年三十六歲的江振誠(Andre Chiang),如今是國際餐飲圈表現最出色的台灣人之一。
去年他所主掌的新加坡Jaan par Andre餐廳,名列知名的「英國聖貝勒格利諾」全球五十大餐廳之第三十九名。 他身上傳奇無數。二度被《時代雜誌》封為「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廚之一」、Discovery 選他為「○六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
- Jul 13 Wed 2011 09:22
醒醒吧!家長
- Jul 11 Mon 2011 22:03
無名比丘尼的舍利子
馮馮居士 著
一九八五年三月六日中午,羅午堂老伯從烈治文市寓所來。烈治文在溫哥華市的南郊十多英里,羅伯伯非常愛護我,彼此雖不同住在一城市,因交通不便而不常見面,卻也常常在電話中聯絡。羅伯伯為人古道熱腸,佛心慈悲,最樂於助人和教人念經念懺。他對於我,特別愛護,彼此很談得來,經由他的介紹,我認識了不少新朋友。由於我常閉關,很多人見不到我,就是找羅伯伯打電話來,凡是他老人家吩咐的,我很少不出關會見的。因為他從不亂介紹那些好奇地來尋消遣的人來見我,他介紹的人都是有重要急事的,我知道他老人家慎重,所以我總是盡可能遵命會見到。
這一次,他親自坐巴士來,我以為必定有人請他說項來見我了。我問他:「羅伯伯,怎麼老遠的來了?有重要事?」
- Jul 08 Fri 2011 09:55
【轉貼】父親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下不少冤枉路。
- Jul 05 Tue 2011 21:23
天眼治病--馮馮居士面授的憂鬱症食療方
陳尚豪先生親自撰文〈2009年11月2日〉,敘述其妻黃喬穎女士治好憂鬱症的經過:
近月來換了新工作,交了新朋友,才聽聞某某某朋友的女兒跳樓身亡,也有離婚的,也有家庭陷於困擾當中的…才了解得憂鬱症的人還真不少。
- Jun 01 Wed 2011 09:40
核電員工最後遺言: 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
【試讀1】我的最後告白:核電是什麼玩意?
平井憲夫,日本設施配管一級技士,曾工作於東京電力的福島核一、福島核二、中部電力的濱岡核電、日本原電敦賀核電、東海核電等,負責監督定期檢查時的配管工程,一九九七年一月因癌症逝世,享年五十九歲。平井一手創立的「核電被曝勞工救濟中心」,也在他逝世後,因後繼無人解散。此文為他生前的最後吶喊。
我不是反核運動家。這二十年來,我一直在核電廠工作。社會上有聽不完的擁核反核理論,但我只想在這裡告訴大家:「所謂的核電廠,就是這麼一回事。」那是個每天使工人遭受輻射曝曬,以及充滿嚴重岐視的地方。
或許我會提到許多你第一次聽到的故事也說不定,誠摯地期盼你能讀到最後。讀完之後,大家再來一起思考今後的核能政策到底該怎麼辦。有許多參與核電設計的人發表過許多評論,卻從沒有像我這樣實際參與建廠、在核電現場工作的人站出來講話過。如果不知道工程現場情形的話,是無法得知核電真相的。
- May 26 Thu 2011 19:28
簡簡單單的被關心的感覺
一位退休教授,跟老妻過著優游的生活,早上一起爬上小山崗舒展筋骨,下午他料理陽台的花草,又或看看雜誌,妻子則和朋友到咖啡室聊天。
他們唯一的女兒,在美國定居。
月前一個晚上,朦朧間他感到床墊濕了,是老妻尿床。他推推她,發覺她已沒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