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03 Wed 2011 23:19
「借鏡國外」系列 給台灣12個新觀念
- Aug 02 Tue 2011 11:10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1-1)
雲鶴教授著
一、前言
筆者過去曾在國外(美國)進修,目前在國內一所公立師範學院服務,擔任教授一職,自認受過高等教育,以及現代科學的洗禮,因此對於許多「怪力亂神」的種種傳聞,往往認為荒誕不經,不屑一顧,尤其是所謂「因果報應」的理論,則認為是一般宗教家蓄意編造藉以宣揚教義的一種技倆,因此始終未能加以重視。不過近幾年來,由於一再目睹和經歷這類的事例,因此在親身感受、客觀觀察之餘,深深感覺到宇宙間的確存在若許多目前科學所無法解釋的一些神秘現象。
- Jul 31 Sun 2011 11:26
爸爸影響女兒一生的性格與氣質
- Jul 31 Sun 2011 09:18
一期一會─打破慣性思維的陷阱
讀者文摘 2011/05/12
【撰文/查理王】
「你的問題,就是你的道路。」──西藏格西波托瓦(Geshe Potowa)
前一陣子,家裏一台用了近二十年的日本烤箱壞了。看着那斑駁的外殼烤漆,不禁想起,這台烤箱已伴我走過多少年輕歲月啊!有多少早晨,它讓我享用香酥的麵包;多少夜裏,它讓我快速地享受預先買回家的燒餅,餅皮烤得酥酥脆脆,夾點肉鬆或煎個蛋,真是標準的台式美味啊。
- Jul 30 Sat 2011 10:39
魔法公主電影配樂 -久石讓
- Jul 29 Fri 2011 14:28
臺灣觀光首支全球電影廣告 Time for Taiwan
本片結合「國際光點」和「旅行臺灣.感動100」的民俗宗教、在地文化、原民部落、溫泉、創新、當代文化、登山健行、生態旅遊等感動元素,歷經1年的籌劃與拍攝,共完成4支不同長度的宣傳短片(16分鐘、10分鐘、60秒和30秒)。觀看過這支影片的外籍人士皆被畫面所感動,不僅讓他們看見臺灣不同的面貌,更讓他們能深深感受到臺灣的熱情!此外,參與本片演出的外籍演員們也興奮表示,有許多地方都是他們在臺灣的初體驗,例如飾演背包客的美國青年Mark,雖然他在臺灣住了6年,因為參與這支影片的演出,使他第一次到錐麓古道,體驗臺灣壯麗的山景;飾演銀髮夫妻的David和Lea則是對臺灣的創意美食及在地取材極為稱讚,像是他們跟隨著饗宴程智勇師傅到蘇澳漁港採買魚貨,品嚐程師傅堅持使用在地食材所創造出的美味料理,印象極為深刻。本片劇組中來自新加坡的監製Angela表示,雖然她來臺工作多年,也曾參與過許多影片的外拍製作,但這次觀光局的影片拍攝過程,讓她有機會造訪更多不同於旅遊書上的新鮮景點,並體驗到臺灣社會各層面的人情味,而這些正是吸引旅客前來觀光的價值。
- Jul 29 Fri 2011 10:38
夏天是練習白骨、不淨觀的好時機(四)
- Jul 28 Thu 2011 10:08
《賽德克‧巴萊》戲院預告2(HD)
台灣英雄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上集太陽旗 9月9日上映、下集彩虹橋9月30日上映。
在險惡的日據時代,賽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須服勞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彩衣,驍勇善戰的英雄莫那魯道,見證三十年來的壓迫統治。因一場誤會種下日警和賽德克族的緊張關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報復的陰霾中,忍辱負重的莫那魯道在深思後,雖知將面臨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的賽德克人,於是決心帶領族人循著祖靈之訓示,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 Jul 28 Thu 2011 09:45
Happy的學妹
一大早收到一封簡訊,是學妹傳給我的。
這位學妹是我曾經在去年寫過的文章「Depression的學妹」中的主角。她當時受憂鬱症所擾和工作不順等狀況,有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讓她恨不得搬離台北。我也很巧地在那時和狀況不是很好的學妹聯絡上。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 Jul 28 Thu 2011 09:38
洪蘭:有才無德是毒品
最近報上有個大學教授投書說,他從前在香港教過的學生來到紐約,在他家住了一晚,這學生是香港的怡和洋行送出來進修的,一周費用美金五千元,還不包括機票。學生跟他說他回香港後,就要跳槽到別家公司去,跳了薪水才會高。果然連環跳後,現在他已是某大企業的總經理了。
這位教授因此下結論說,人要常換工作才能爬得高,他相信怡和洋行老闆一定對這個學生很生氣,但是「年輕人不能為私情而不往前奔馳」。他勸年輕人不要因「感情、忠誠而耽誤自己前途」。他說嚴凱泰先生在接受交大榮譽博士時,勸告學生不要常換工作的話,在今天工商的世界中是太「農村」了。
我看了很驚訝,這不是「農村」的問題,而是「厚道」的問題。一個年輕人如果位子都沒有坐熱就換工作,會給人好高騖遠,沒有定性的感覺。如果一個人一年換十二個工作,你敢用他嗎?尤其接受了公司的栽培後,馬上跳槽是不厚道的。沒有公司願意作別人的人才培訓班,將心比心,老師不應該鼓勵學生享受完利益後,拍拍屁股走路。這不叫為「私情」,這叫自私自利、忘恩負義。不論是什麼樣的先進科技社會,只要是人的社會,「忠誠、正直、公平、正義」還是核心的價值觀。作生意,誠信為上,人性之美在於「誠」,人性之貴在於「信」。
- Jul 28 Thu 2011 09:06
健康是最重要的財富(3-2 完)
我們來看一下台灣,台灣現在是全世界,排放二氧化碳密度最高的國家,這個地區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最高的,平均每個人貢獻十二噸,高雄市每個人還貢獻到三十七噸二氧化碳,三十七噸,這個十二噸大概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我們來看一下台灣,水只要上升六公尺、十五公尺跟二十五公尺的狀況,不需要七十公尺,大家看到有多少地方被淹沒掉,去思考。而這些地方都是現在所謂的最繁華的地區,這個問題要去考慮。而這個大家覺得不會發生嗎?其實不然,我們最後一天,會再跟大家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這是上海的狀況,整個太湖都不見了,連太湖都不見了。這是一個電腦模擬的圖,它就是講現在念的地理,真的以後變成歷史,只有在歷史裡面看得到以前的地圖就是這樣。
還沒有看到的是風災、雨災、水災,我們看到去年八月桑美颱風,造成大陸一百五十萬人無家可歸,為什麼?因為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海水的溫差太大,造成強烈的氣流,這是颱風;這是龍捲風,美國龍捲風愈來愈大。而我告訴大家更可怕的事,中國大陸在去年也有龍捲風,在青島一個龍捲風颳起,一千多棵楊樹連根拔起,七月份的時候,很可怕的一個現象。這種叫做什麼?極端氣候,現在其實不是叫新聞。我蒐集一個資料,光是七月份,中國大陸發生這種極端氣候,不止十幾起,不止!甚至有一個,我最後一天會講到有個更可怕的,北京七月伏天,就是我們講三伏天,那是最熱的時候,七月份下雪五分鐘,必有冤情。我們以前講六月雪有冤情,七月雪有沒有冤情?冤情更大。因為是伏天,更熱的天氣,飄雪五分鐘,我們看了之後都怎麼樣?心驚膽跳,那太可怕了。
請問這是天災還是人禍?我現在要講天災,都覺得有一點怪怪的,我們現在要把它歸罪叫天災都覺得怪怪的,為什麼?確實不是天災。這是印度孟買二00五的狀況,這是歐洲洪水的狀況,這是非洲旱災的狀況。我告訴大家,現在確實不是旱,就是澇,不是沒有下雨,就是乾旱,要不然就是一次下很多,讓你淹水,沒有辦法收拾,極端氣候就是這樣。這是非洲乍德湖的狀況,乍德湖是非洲的第一大湖,這是一九六三年的一個狀況,非常大的一個湖,一九七三年、一九八七年,到最近二千零一年快乾掉,已經快乾掉了,已經不是非洲的第一大湖了。乾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氾濫,帶來的是什麼?帶來的是稻米產量的銳減,我相信大家感受到了。稻米是個對溫度非常的敏感的植物,夜間的溫度上升一度,稻米減產百分之十,非常的敏感的植物。
- Jul 27 Wed 2011 09:40
心的力量
學期開始,有位老師接了個新班級,為了多了解學生的狀況,於是請孩子們用四個字形容一下自己。結果竟然聽到粗心大意、拖拖拉拉、玩心太重、成績太差等字句,甚至還有一蹋糊塗、亂七八糟、無藥可救等極負面的辭彙出現,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接著老師換個方式,請同學用簡單的幾個字寫出自己的特色,話一說完,只見大部分學生都皺著眉頭、杵著下巴,老半天也蹦不出一個字來,老師心想,這一班有那麼糟糕嗎?
其實這是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有些父母、老師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焦慮,成天總是在挑孩子的毛病,然後用放大鏡不斷的擴大,像錄音機一般不斷的嘮叨,孩子的心田裡長期累積了許多灰暗批評的語句,所以從心理上就認定自己是不可愛、不及格的小孩,自信心一點一滴的耗盡,惡性循環的結果,孩子表現愈來愈差,親子關係也一路下滑,彼此都痛苦不堪,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呀!
「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父母對子女的每一個念頭就像揮灑的彩筆,一筆一畫造就了眼前的模樣,這就是所謂的「心想事成」。
- Jul 27 Wed 2011 09:25
28歲當上外商總經理的代價 商業周刊
- Jul 26 Tue 2011 21:03
—請您做胎兒的觀世音菩薩—
道證法師主講
李麗慧敬記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懷中的胎兒『心跳不正常』,而大家建議把『她』墮掉的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痛苦。我抬頭仰望慈悲的佛像,眼淚充滿了我的眼睛。也許一般健康的人,不能夠體會,一個在疾病、在生死邊緣的人,他渴求生命那一種心情,那一種渴切的希望。
- Jul 26 Tue 2011 10:57
高考三榜首 中台科技大學全包了
〔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台科技大學連中九十九年全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事放射師、牙技師及醫檢師三榜首,其中獲牙技師榜首的是學校教師林茂欽,因為想了解如何指導學生,親自挑戰考試,沒想到一舉高中榜首,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三人傳授秘訣均強調一定要下苦功讀書,及多準備考古題,熟悉答題技術。
三人挑戰九十九年專技人員高等考試,其中醫技系學生林怡君以五二一的高分摘下全國醫檢師榜首,醫事放射系學生李嘉綺以四百八十分的高分,抱回醫事放射師榜首;牙體技術暨材料系助理教授林茂欽則是挑戰第一次舉辦的牙體技術師考試,也不落學生之後,抱回榜首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