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講討論《心相篇》的第一段,先看原文。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後光前。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特別提請注意開篇的前兩句話,那是全文的總綱,後面的各論都是這兩句話的展開。這兩句話語不驚人,樸實之極,是北宋時代最通俗的白話文了。但是如果認真回味,不難發現其中蘊藏的無量文義、無窮智慧、無盡法門,非得道的聖賢說不出這種石破天驚機的箴言。


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雖各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修行方法,但在解門(理論體系)上,都沒有離開「心地因果」這個基石。因此,總綱中討論的「心與貌(相)」、「行為與禍福」的關係,是宇宙間最普遍、最基本的因果關係,同時也是儒釋道三家行門(修行方法)的指南。

 

下面,我們逐句講解。

 

1、「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這已經是宋朝的白話文,再把它白話一下:「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心地,就可以瞭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凶」。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談了善惡的關係;「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談了禍福的關係。總結一下就是講了心行、善惡、禍福,這六個字的因果關係。

 

心是心性,善惡是描述心性的,故此才有孟子「性善」與荀子「性惡」之爭。如果再細分,心是心,性是性。心屬於知的範疇,強名曰後天;性為先天大道,又稱性天。心性並稱是因為沒有性,心無所生;離開心,性也無從表現。但在主從關係上,性是管心的,心又能影響到性。

 

在中國文化裏,談心性最透徹的是佛道兩家,其次才是儒家。因為佛家與道家的重點在個體生命的解脫,也就是心性的昇華,對社會群體的教化、人與人關係的協調、國家制度建設等任務都是儒家承擔的。這就是為什麼儒家多談人道,罕言天命的道理。

 

罕言不是不言,讀讀孔子的《十翼》、子思的《中庸》就會明白,儒家談的「天」其實就是性,否則《中庸》上怎麼會說「天命之謂性」呢?

 

性是宇宙的本體,是形而上的道;心則是形而下的心理活動,是心念(念頭)的生滅。佛家所謂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說的統統都是念頭。有念頭就現出這個物質世界,這是有為法;停止了這個念頭,物質世界就消失了,進入無為法。所以一個人的相貌,不過是他心念與心性的外在表現而已,有什麼樣的心性就有什麼樣的相貌,這是談到的心與貌的關係。

 

什麼是善惡呢?真要給善惡下個定義很不容易。生物都是以自我為本位的,符合我的利益、我們的共同利益的叫做善,反之就是惡。凡是侵犯人類利益的我們統稱為「害蟲」,必欲除之而後快,但以自然界的觀點,人類這個裸蟲才是無惡不作、自私無比、罄竹難書的大「害蟲」。再者以發展的觀點看,善惡的標準一直都在變化,昨日的朋友會變成今日的敵人,過去的仇敵可能已成今日的夥伴,可見善惡是非只有相對標準,沒有絕對標準。 

 

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首先凡是為自己考慮的,利益箭頭向內的,叫做惡;凡是為他人考慮的,利益箭頭外指,濟世利人的統稱為善。第二,凡有能力、有機會作惡而不作惡的為善;有能力、有機會為善而不為的,稱惡。我現在有能力、有機會能幫助別人但我不幫叫惡;我現在有權有勢可以吃喝玩樂,可以欺負人,但我不這麼幹這是善。

 

行善不能著善相,《金剛經》中所謂的「不著相佈施」。老子也說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總想著舍一得萬地去行善,那反而是惡了。所以善惡要看初發心,不能只論行為,古訓所謂「有心行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就是此處說的「審心」。

 

心既是指人的心念、思想活動,行自然就是指人的行為舉止,言語動作。行為科學表明,動物的行為受本能支配,人類的行為被思想支配。除精神病人以外,人類的全部行為都是有目的的,稱作「心行」。善惡描述心行的動機,禍福則是心行產生的結果。

 

什麼是禍?什麼是福?福與禍是相對的,福是福報,禍是惡果。福有福氣、福分。有福氣當然令人羡慕,但福多大氣多大,受多大氣享多大福,否則怎麼叫「福氣」呢?本來屬於你的,誰也搶不走的那個東西就叫做「福分」。福分是因,錢財是果;錢財有可能損失掉,但只要福分還在,錢財就會再來。福分一旦喪失,就什麼也享受不到了。

 

這次回北京,見到一個老朋友。他做生意賺了錢,房子、汽車都有了,但也同時得了兩種病,一是糖尿病,一是痛風。痛風是腎臟出了問題,尿酸代謝不出去,堆積在身體內造成關節的紅腫熱痛,發作起來疼得都不想活了。痛風病人不能吃蛋白質類的食物,因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代謝後產生的廢物是酸性。吃米飯、饅頭吧,他又有糖尿病,澱粉類的食物、水果等含糖高的也不能吃,只能吃白菜、蘿蔔。福分如果保不住,掙再多的錢有什麼用?

 

人有天命,天命是與生俱來的福德。人這一輩子該吃多少、能享受多少,是有定數的,沒有大善大惡很難改變。是你的丟不了,不是你的也爭不來,爭貪的結果只能是積禍消福,不但所求的爭不到,本有的也保不住。臺灣有個金融大盜,看到別人挖地道偷銀行的金庫,他也效法。等他挖進去一看傻眼了,一排排保險櫃裏面全是帳單,一分錢現金都沒有。為什麼他這麼倒楣?命裏沒有嘛。偷了半天還是自己的,命裏沒有的偷也偷不來。所以古人說: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

 

善惡是因,禍福是果,人的吉凶禍福皆由善惡之心念而來,不可不慎。故此,《太上感應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禍福無門,為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的善惡與否皆由心念而來,故佛在《金剛經》中說「善護念」,實千古之明訓也。

 

禍與福是一體兩面,相對共存的關係。不想要禍就別讓福發展到極點,老子不是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話嗎?人為什麼會有禍?因為惡積,是小惡的不斷積累。為什麼會有福?因為積善。所以「福將至,觀其善必先知之;禍將至,觀其惡必先知之」。


善惡的積累過程就是事物的量變階段,這個階段還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禍福臨頭的質變階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頂上的石頭連小孩子都能撬動,一旦石頭滾下山來,巨漢也擋攔不住。

 

人的禍福都是自己的行為招感來的,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所以說「觀行而禍福可知」。聖人設相學的目的,是讓人知因果,讓人趨吉避凶,轉惡為善,轉禍為福。至於說看看什麼時候發財啊、兒女好不好啊,那都是相法的枝末皮毛,知道了又能怎麼樣呢?趕快轉變你的心地,這是最要緊的。

 

元代的雜劇《老君堂》裏有一句戲詞「算什麼命,問什麼蔔,欺人是禍,饒人是福」。所以說觀行而禍福可知,看一個人的身口意行為,他將來能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是福還是禍,就非常清楚了。

 

以上是總綱,接下來講心相的道理,有的先談因後講果,有的先講果後推因,總之沒有離開因果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onardo 的頭像
    leonardo

    在天與地之間揮灑自如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