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詩人侯吉諒是書法家,他說,現在「網路冒失鬼」層出不窮,「把專家當成活字典」,不具名來信詢問:「那裡買字帖?」「要買好的宣紙從何下手?」遇到這樣的來信很傻眼,他一律拒答。

 

「不具名」是許多專業人士都遇過的困擾。侯吉諒說,每人都有身分,網路虛擬世界養成許多年輕人「隨性」的發言行為,才會有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的「火星文」,這些網路語言都應被糾正,每種語言使用都有正確的方式和規範,網路導致語言濫用,長期會改變整個社會價值結構。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彭懷真說,他不時也會接到學生諮詢課業的電子郵件,希望取得正確見解,他認為「學生的作業不是老師的作業」,基於專業倫理立場,老師有權拒答。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也認為,直接問專家答案不值得鼓勵,他上課也明確告知學生,寫信請教問題一定要具名。

 

彭懷真觀察,有部分年輕教授透過學生交報告的方式,請學生諮詢同樣領域前輩的意見,「這是一種間接窺探」,老師偷懶、學生也急就章地直接找各行各業名人諮詢。

 

孫維新說,他最常遇到學生寫信問他:「黑洞是什麼?」讓他搖頭嘆氣,這是非常簡單的科普問題,上網搜尋就可以找到答案,他不回答。

 

孫維新認為,直接寫信希望專家回信、詢問正確答案,再複製、貼在自己的報告上,「這和抄襲沒兩樣!」遇到瓶頸的請益,相對值得鼓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