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加深加難
自從ETS推出TOEFL upgrade版(iBT)之後,除了聽、說、讀、寫難度增加,時間增加到四小時,更增加融合性考題。簡單來說,考英文口語與寫作時,需要同時看一篇文章以及聽一段會話,然後再講出以及寫出一篇文章。
連有三十幾年教學資歷的老師都承認難考。「我不是烏鴉嘴,通常考一次是不夠的。」補習班老師如是說。
舊制的托福因為是紙筆出題,補習班神通廣大,就連出題的順序和方式都摸得很清楚,導致有五百五十分保證班的出現,也就是只要熟記補習班老師所教的考試技巧,然後配合老師的講義熟讀,你要考不上五百五十分都很難。
但是現在新制的托福iBT就不同了!
以往靠補習班考高分進入國外學校的學生,因為只會考試,等到正式上課時卻難以適應外國開放式教學,口說就算了,英文寫作也亂七八糟,讓當地學校懷疑學生的英文程度,只是一查過去托福成績都高達五百五十分以上,相當優秀。只是其他英語能力確實需要再加強的。所以,很多國外學校要求ETS增加考試難度。
你可能會想,國外的學校是不是不想國外學生來就讀?
現在全球景氣不佳,包括美國在內都需要經濟復甦,留學生捧著大把鈔票進入當地消費,想收你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拒人於千里之外呢?
這樣的難度和門檻升高,其實立意是良善的。
因為自從2007年升級之後,能過這種新制托福的人,可以說英文能力有一定的程度,進入到當地學校比較能夠跟得上學校的進度。
談到以前舊制托福,以80/20法則來論,80%靠補習班提供學生考試技巧以及類似公式的文法筆記,加上大量考古題,學生只要出20%的力量就可以達到80%的成效。但是現在完全顛倒過來,新制的托福沒有什麼考試技巧,由於是新制 (1)考古題累積有限 (2)時間有限制 (3) 多篇又長時間考試。就算有,還是得靠自己長期練習。
ETS就曾在2007年當時的新制托福發表會上推薦各位補習班老師排出這樣的時數來排課。
ETS建議時數:18 hours/week × 11weeks × 4 =792 hours
一般補習班:17 hours/week × 12weeks = 180 hours
觀察一下,790小時和180小時,一比之下,不正是80 :20嗎?完全與舊制模式顛倒過來了。
目前一般補習班都排不出上四十四週的課,因為理由很簡單,學生一看到四十四週台幣八萬多元,會有人來上課嗎?
補習班也表示目前能幫的也只有兩成,剩下來的八成只能靠學生個人的努力。另一方面,新制托福走直道而行、大開大門的考試方式,如果只想憑小道、截徑,到頭來還是非得繞遠路。
ETS補充說:「792小時是我們認為學生可以考過托福門檻的一種時間。」
補習班老師也提出八字真言:「多聽、多看、多讀、多寫」
關於考試,有人在BBS批踢踢分享考試三力:「毅力、耐力和財力」
準備考試需要有毅力,考試時間四小時需要有耐力,一次考試高達美金一百五十元,需要有財力。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TOEFL考試四大迷思
網路上有人盛傳幾種考試迷思:
一、大量背景知識
考試範圍雖然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天上飛的,水裡遊的以及地上爬的都是考題範圍,但是考生來自四面八方,考題需要的是公平性。就算是專門的文章,例如:文學、考古學、人類學,考的都是文章內容,並不需要相關延申想法或意見。不過,重點是需要了解各領域的基本單字,才能讀懂學術性文章內容。
二、口語正音
Sparking呈現的是流暢性和通暢性,而非口語的正確性。舉例來說,印度人有印度腔調、中東人有中東腔調,各國有各國的口語英文發音,要如何判斷誰是正確呢?所以,口語記分關鍵在於流暢性、口語文法以及言之有物。
三、Writing部份寫越多越高分
有老師親自測試三種分式,第一次故意寫五百零一個字,拿滿分;第二次洋洋灑灑寫八百字,拿滿分;第三次故意寫四百八十字,但是專寫艱澀的字彙以及複雜子句,秀出完整英文實力的短篇文章,結果只差一分拿滿分。
所以結論是,不是寫越多越高分。
四、地球村=地雷村
網路盛傳地球村是有名的地雷村。事實上,地球村的考場設備還不錯,考場越少人越對考生有利,試想考場擠滿人,隔壁的聲音會影響到正在考試的你,還是說只有零星兩三個人在考試,受到的干擾相對的比較少?
況且在考場有幾種人性心理,其中一種考生是屬於自HIGH型,越講越激動,越講越大聲。還有的就是會偷聽隔壁在講些什麼,人都有種偷聽的慾望,都會想知道隔壁在講些什麼,這時候你只注意他方,反而不能專心在自己的考試上,造成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