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看一下美國的十大死亡原因,當然從癌症的角度來看,肺癌治療,五年的存活率大概百分之十,乳腺癌跟直腸癌大概只有一半,血癌跟淋巴癌只有百分之三,很低。而且更讓我們震驚的是什麼?治療跟不治療存活率差不多。所以我們慢慢在思考說,方向是不是錯了?我們走這樣的一個治療方向是不是錯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要找原因,不能只在結果上面去抱怨,或者在結果上面遺憾,那這個結果對我們人生沒有任何啟發。看到任何的一個結果,我們都去思考原因在哪裡,把原因找出來,再去避免掉這個原因,這是有智慧的人所做的選擇。

 

  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原因在哪裡的時候,我們開始了解,原來我們人生的問題,可能都出在同樣一個癥結點上面,什麼原因?因為醫療的進步並不等於治療的進步。這個可能大家聽起來有點模糊,什麼是醫療的進步?什麼又是治療的進步?其實我們看整個醫療體系,在這一百年來的發展,統統在追求什麼?醫療技巧的提升。有沒有把醫療的觀念做提升?其實並沒有。在中醫裡面我們引入一個概念,就是病跟症的概念,這樣來說明大家比較容易了解。病跟症一不一樣?不一樣。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請問頭痛是病還是症?頭痛是症,它是症。引起頭痛的病有多少?很多,內臟的疾病可以引起頭痛。譬如感冒也會引起頭痛,很多的疾病都會引起頭痛,肝的疾病也會引起頭痛。好,我們現在的人遇到頭痛,第一件事情想到的是什麼?止痛藥。請問止痛藥治的是病還是症?症,沒錯。它是把症給伏住,請問有沒有接觸到病的本身?沒有。

 

  因此我們在思考問題就出現一個狀況,就是症狀解跟根本解的問題。為什麼人頭痛第一個想到是吃止痛藥?因為希望很快解決問題,止痛藥才快,立竿見影。我們再來更深入去思考一個問題,各位朋友,請問癌症是病,還是症?這個問題可能要去思考了,癌症是病還是症?如果是病,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譬如說有人得癌症了,肝得癌症了,把腫瘤切掉,切掉應該病就拿掉了。如果它是病的話,切掉應該病就拿掉了,為什麼很多人切掉之後很快又復發?復發的狀況多不多?多!我們看到太多了。如果它是病,你把它切除應該痊癒才對,可見得它是症。就我們把癌細胞拿掉,並沒有把病因怎麼樣?移除,並沒有是不是?病因還在。所以,它很快又怎麼樣?復發。也就是說治療的觀念沒有提升的話,這些病永遠解決不了。

 

  我現在聽說還有標靶治療,這個其實也是很普遍,我在讀書的時候很多人在研究標靶。什麼叫標靶治療?就是它這個藥吃下去,它不是亂槍打鳥。以前是亂槍打鳥,這個放射線照下去,好的細胞也死掉,壞的細胞也死掉。現在不一樣了,他說我有標靶治療,他可以把這個藥集中到得病腫瘤的區域,就像轟炸機然後把它給炸毀,可以做得到。有沒有解決問題?沒有,為什麼?一樣是症狀解。它是把症給拿掉,並沒有把病給移除,沒有做到這件事情。但是我們還覺得,它才是我們救命的什麼?根本,在這個根本的癥結問題上出了錯誤。

 

  所以我常常做個比喻,我說以前看歷史的故事,我們看到忠臣在勸諫皇帝的時候,很多忠臣都被抓出去怎麼樣?砍頭、槍斃了,抓出去砍了。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忠臣來勸諫,你應該聽才對,很多人他沒有聽進去,於是國家就滅亡了。以前覺得很可惜,覺得說這個君王怎麼這麼傻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難道他不會判斷嗎?後來看到人們對癌症的態度,我就想起來,其實並不奇怪,你看今天一個人得癌症,這個癌細胞是來提醒我們什麼?提醒我們說,主人,你已經錯用你的身體了,你錯用了。如果沒有錯用怎麼會得癌症?就是我們對這個身體錯用了、糟蹋了,我們的飲食錯了,我們的生活作息錯了,我們的情緒錯了,它才會長出來。

 

  所以,我看到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基因叛變》,它把癌症看成是叛徒,叛徒它才會得癌症,所以把它看成叛徒。但是我們學習了傳統文化之後,整個觀念轉過來,錯了,癌症是什麼?是忠臣,它是來勸諫的。它來勸諫我們還怎麼樣?把它給砍了,把它切掉,用各種方法把它放射,用化療把它弄掉。那我們成為什麼?暴君,我們就是暴君。暴君治理身體會怎麼樣?那鐵定滅亡,那一定是滅亡,那有什麼好?就是整個結果在我們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已經呈現了。因此我們就了解到方向錯了,症狀解跟根本解,抓住這個根本之後,了解到我們對身體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可是這是健康。再想一想,我們對健康的態度,和我們處理人生的態度,一不一樣?是一個態度,還是兩個態度?是一個態度。

 

  我們頭痛想要吃止痛藥,我們可能在處理公司事情,在處理企業事情,我們可能走的就是症狀解的路線。譬如說學生不聽話怎麼樣?開除,壞學生把他開除。就像癌細胞一樣,它是壞學生,把它開除,這是症狀解。你把他開除了,有沒有解決這個學生的問題?沒有,他的問題還留在這個社會。夫妻出了問題了,現在很多人想到的是什麼?我告訴大家,台北的離婚率已經接近五成。兩對結婚就有一對已經在離婚,每兩對新人結婚的時候,就有一對在法院裡面離婚。我們就想到什麼?這就是症狀解。夫妻吵架,以為切掉就沒事了,反正我跟你切掉,不就沒事了嗎?錯了,有沒有事?有事。就是沒有把衝突的根源找到,沒有把根本找到,就只有症狀解除。因此這個人生態度,不但造成我們身體健康的虧損,還造成我們事業、家庭、人生處世的態度,完全的偏頗,為什麼?求快,我們想要立竿見影,這都是問題。

 

  所以學了中國文化之後,我們就了解到,問題一定有根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在中國文化醫書裡面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中醫不是用來治病的,那中醫用來做什麼的?用來養生的,「治未病不治已病」。什麼叫治未病?不是我們那個胃,不是,是還沒生病它就叫你不病。其實治病是中醫的什麼?附加價值而已!它不是叫我們生了病之後,然後受了苦之後再來把你醫治好,不是,邏輯不是這個樣子。不是像我們現在想的,好,你就生病,你就揮霍,沒關係,醫療的進步一定可以救了你。錯了,這是僥倖的心理,學了傳統文化沒有僥倖,不能有僥倖的心理。所以治未病,就是叫你一生不生病,這是根本解。我們就想到,如果我們把這些找新藥的費用(但這只是個假設性的問題),用來養生,用來倡導怎麼照顧身體,怎麼樣避免我們不生病,費用拿來做這件事情可能效率會高一點,效率會好一點。所以疾病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接下來下面這個問題,怎麼避免?我們要一層一層的去問,問到問題的根源就對了。在美國健康基金會的一個主席,他也是個流行病學的專家,歐力斯特.懷特博士,他曾經做過一個統計,他說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男性癌症,跟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癌症,跟營養過剩有關。好,人生的道理很簡單,不複雜,解決人生最複雜的問題,一定要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各位朋友,看到了這句話,我們想到怎麼預防疾病了嗎?想到了嗎?預防疾病最簡單的,就是不要吃太好,人家已經告訴我們說,營養過剩會造成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癌症,已經在勸諫。人最可貴的是什麼?福在受諫,就是我們的福氣在哪裡?接受勸諫。「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我們鋸木頭要用繩墨它才會直,人受諫就能夠成為聖賢。而我們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很簡單的把它看過,其實這是我們的損失。

 

  人家明明說營養過剩,會造成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癌症,怎麼預防?不要吃太好不就解決了嗎?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怎麼樣?我們要去思考。常常我在跟大家溝通的時候,我常常問一個問題,請問你是為舌頭而吃,還是為身體健康而吃?你為健康而吃,還是舌頭而吃?所有的人都會說當然是為健康而吃。但是這個答案正好跟我們一般的行為怎麼樣?背道而馳。真正遇到美食的時候,請問你是為舌頭而吃,還是為健康而吃?為舌頭而吃。為什麼?因為僥倖,就是不會是我,我怎麼會那麼倒楣?沒想到機率很高,四個人當中有一個,還有一個是三個人當中有一個,機率非常高,不要僥倖。

 

  再來美國國家癌症學院,更清楚的告訴我們,它就講說美國人如果能夠採取低脂肪的飲食習慣,能夠降低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罹患癌症的機率。這個比率更高,比剛剛那個統計還要高,而且這是比較有權威的,因為它就是癌症學院。不幸如果得到癌症的話怎麼辦?他如果能夠採取低脂肪的飲食,就能夠降低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的死亡率。好,現在問題來了,很多人就很關懷,什麼是低脂肪的飲食?很多人就想到,低脂肪的飲食,那就是下次到超市,你到賣牛奶的地方,我們就不要喝全脂牛奶,我們喝什麼?喝低脂牛奶就好了,很多人直接的反應就是這樣。其實我告訴大家,事情還沒這麼簡單,在營養學的領域當中,這是比較專業的領域。提到低脂肪的飲食,那不是說你把牛奶的脂肪拿掉,是低脂肪的飲食;不是說你把肉裡面的肥肉拿掉,我只吃精肉、只吃瘦肉,那叫低脂肪的飲食,錯了,完全錯誤。在營養學的領域裡面,低脂肪的飲食就是植物性的膳食,高脂肪的飲食就是動物性的膳食,我們再講的更白話一點,就是低脂肪的飲食叫素食。

 

  了解到這個層次之後,我們才了解到說,其實營養學看的是整體,它不是看局部,我們看營養不能只看脂肪,不可以。營養裡面還有蛋白質、還有纖維素、還有維生素,有這麼多的營養成分,你怎麼可以用脂肪來代表?所以其實它的表述非常的科學,低脂肪的飲食就是素食。因此再進一步去探討,素食真的好嗎?在一九八一年的時候,有個康乃爾大學教授叫做坎貝爾,坎貝爾教授非常的有名,他被喻為是營養學界的愛因斯坦。他所發表的著作最近被翻譯成中文,叫《救命飲食》也很暢銷。這本書他花了二十幾年,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在做這本書的著作。他在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七年的時候,到中國去做了一次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為什麼要選中國?因為那時候的中國大陸吃得比較差。就是他的飲食雖然差,但是比較接近健康的飲食,它的結構比較接近。到中國去做這個飲食調查報告,能夠反應出現狀,在其他地方做不到,所以他挑中國大陸。

 

  找了六十五個縣,每個縣找了一百個人,樣品量總共是六千五百個樣品,連續追蹤七年,但是分析後續的結果,又做了二十幾年,這些得到八千多組的數據,這個我們就不要談。我們只要談他的結論是什麼,結論就一句話,哪句話?他說在中國飲食當中脂肪愈少、吃的愈素的地方,血液當中的雌激素、膽固醇的水平愈低,表現出來的是成人的癌症、心臟病、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糖尿病,發病率也愈低。現在醫學也證實了,我們很多人以為膽固醇只跟心臟病、高血壓有關,錯了。現在最新的醫學報告說明什麼?膽固醇幾乎是所有文明病的指標,膽固醇一過高,得什麼文明病、富貴病的機率都比別人高,就這個指標很重要。再來女性的雌激素也非常的重要,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這兩個指標。所以他整個研究濃縮,就濃縮成這句話。

 

  然而我們從這幾年看到,大陸整個健康的狀況也在下降,雖然一九八幾年的時候,健康狀況非常的好,沒有富貴病。但是在這幾年已經嚴重的在後退,北京協和醫院裡面調查,他說北京的市區,這個城市大概一千八百多萬人口,罹患癌症的比率,一九九九年跟一九五五年比起來,上升了五點二倍,而癌症竄高的原因,他們在分析跟肉食的增加有關,跟吃肉有關。舉了個例子,就是北京罹患大腸癌的比例,在一九七0年代每十萬個人當中,大概小於十個,很少的一個數字。到一九八0年代增加到二十個,兩倍;一九九0年代二十四個,每年都在增加。到了二000年增加到幾個?增加到六十個,這像在坐雲霄飛車一樣。因為我在大陸演講的次數比較多,我常常跟大家開玩笑,我說這個像不像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大家都說像,太像了。在這十年當中經濟的飆高,那個速度之快,可是我問大家,是好事還是壞事?未必是好事。

 

  其實像這樣的一個比率,還不是只有健康的狀況,離婚率也是這個曲線,犯罪率也是這個曲線,我說這個曲線太吻合了。其實生長在中國大陸的同胞,都有這樣的認知,他都覺得那太貼切了,非常的認同,因為他就是在那個狀況下生長。所以談到大腸癌跟肉食,我們來看一個統計數字,在日本平均一天吃三十克的肉,女性死於大腸癌的機率,大概十萬人當中有七個;英國吃肉的量提升到一百九十七克,死亡率增加到二十個;美國一倍,兩百八十克,死亡率增加到三十個;最多的是紐西蘭,三百零九克,死亡率增加到四十個。其實這個數字已經很清楚告訴我們,因為我們今天時間有限,我只能舉出很少的疾病跟大家探討。我手上有非常多疾病的因素跟吃肉有關,但是我們今天不能探討非常的多,我只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從大腸癌的比例來看,我們看到的什麼是正相關?癌症的發病率跟吃肉的數量正相關,這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在愛爾蘭有個醫生丹尼斯博士,他一生就在研究這個課題,他就告訴我們,他說其實這並不意外。為什麼不意外?因為他說得大腸癌跟食物通過大腸的時間,其實是有緊密的關係。他說我們一般吃水果、蔬菜這種高纖的食物,在肚子裡面待多久?大概待一天,二十個小時到三十個小時就排掉了。可是如果當我們吃的是肉食,低纖高脂的食物就是肉,肉裡面沒有纖維,脂肪的含量又比較高,如果吃肉的話在肚子裡面待多久?大概待四到五天。也就是說吃水果、蔬菜跟吃肉,食物待在肚子裡面的時間,相差了四到五倍的時間。我就做了個比較形相的比喻,我們看一塊肉,你把它放在室溫底下多久會臭掉?夏天的時候大概半天就臭掉了。我常常問一個問題,半天就臭掉的東西,我們把它放在肚子裡面放四到五天,你覺得會有什麼樣的狀況?那很可怕。很多人講,我們有胃液、有消化液可以把這些東西消化,好像覺得這樣就沒事了。

 

  但是後來很多的科學家發現什麼?吃肉的人跟吃素的人,他的大腸裡面的菌種就是不一樣。吃肉的,在大腸裡面有害的菌種數量怎麼樣?急速的攀升。吃素的人,肚子裡面的益菌,有益的菌種量很多,他就是不一樣。所以我們就看到,這些食物在我們肚子當中,讓我們累積太多的毒素,毒素太多了。現在醫學也慢慢發現一個真相,就是人他的實際年齡,跟他的腸子年齡怎麼樣?是相關的,腸子愈年輕,人看起來就愈年輕;腸子愈老,人看起來就愈老。為什麼?因為大腸、小腸是吸收養分的地方,肉吃太多我們的腸子的負擔太大,那太大了,負擔太大,吸的毒素太多。再來排毒的時間怎麼樣?來不及。我們知道毒素的排解是在人的肝臟進行的,但是由於我們肉食吃太多,讓它在排毒的過程排不出去,排不了,負擔太大。從哪裡排?從皮膚裡面排,很多人的皮膚就不好,再來膚色就暗沉沒有光澤,都是這些問題。我們了解到很多的人現在講美容養顏,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多吃蔬菜、水果,取代掉動物性的食品,你要排毒,這樣讓子身體可以排掉更多的毒素。

 

  再來我們再看另外一個疾病,叫做骨質疏鬆症,很多的廣告、很多的媒體告訴我們,我們要避免骨質疏鬆症,要多吃一點鈣質,攝取多一點的鈣質,甚至於好多人告訴你說,你吃的鈣質還不夠,你還要吃鈣片,你要補鈣,這樣才不會得骨質疏鬆症。其實後來我們去看一些研究報告,我們發現說其實不然,什麼原因?我們看到很多很有錢的國家,吃得非常好的國家,女性髖骨的骨折率反而高,就是她的骨頭反而弱;吃的比較差的國家,骨頭反而好,這是個統計數字呈現出來的。很多人就要問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套一句廣告詞,就是「鈣質不在吃進多少,而是留下多少」,那怎麼留這才是問題!這些話說得都對,但是怎麼樣?可能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還是沒抓到根本,怎麼留沒講。

 

  怎麼留,研究顯示,他說當人吃進動物性蛋白三到四個小時,會有更多的鈣從尿當中怎麼樣?流掉。也就是說一個人吃了太多的肉之後,三到四個小時之後驗他的尿,發現裡面有什麼?有鈣質。為什麼?因為很簡單,肉是酸性的,動物性蛋白質是酸性的,動物性蛋白質在消化分解的過程當中,產生的酸性物質,讓我們的身體變酸。而我們的身體應該是弱鹼性的,中性偏鹼,弱鹼,而弱鹼的身體變成酸性的體質之後,它要從骨頭當中把鈣抽出來,因為鈣離子是鹼性的,用來平衡我們酸性的體液。因此從這裡才發現什麼?原來鈣留不住的原因是在這裡,吃太多動物性蛋白。所以動物性蛋白只要不過量的話,鈣的需要量其實是可以減少的,但是我們現在不曉得這樣的一個狀況。

 

  很多人講牛奶喝愈多骨頭就愈強嗎?這個問題也是需要思考。我們看到一個統計數字,在橫軸代表的是牛奶喝的量,愈右手邊喝的牛奶愈多;縱軸代表的是髖骨的骨折率,愈上面當然是愈高。我們看到這個數字很清楚表現出來,牛奶喝得愈多,髖骨的骨折率愈高,這是個非常明確的一個統計數字。所以怎麼能夠說它沒有關係?喝牛奶其實跟髖骨的骨折率有關的話,那我們思考到什麼?思考到有些問題,可能不是我們看得這麼的表面。但是告訴大家這個,不是叫大家就是說一定不要喝牛奶,這個大家要去抉擇。因為我們這個地方並不是個營利單位,我們是個教育單位,讓大家抉擇。就是說在我們訊息接受的時候,我們要去思考一些問題,因為我們現在訊息量真的太大了,但是我們未必得到真實的訊息。

 

  譬如說很多人告訴你,你不能喝太多咖啡,因為喝咖啡會造成鈣質流失,對不對?對,沒錯,他講得一點都沒錯。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說,不能吃漢堡,吃漢堡會得骨質疏鬆症,從來沒有人講這樣的話。為什麼?因為沒有看到原來吃一個漢堡,流失掉的鈣是喝一杯咖啡的十倍,這個我們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吃三十到四十克的動物性蛋白,可能流掉的鈣質是喝一杯咖啡的一百倍,這個訊息我們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從這裡讓我們感受到什麼?我們聽到的訊息不一定是真的。我們第一節課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下一節課再跟大家繼續分享。好,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onardo 的頭像
    leonardo

    在天與地之間揮灑自如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