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2012.06.19 06:11 am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巴羅(Robert Joseph Barro)二○○四年出版的「Economic Growth經濟成長」統計,一九六○至二○○○年的四十年間,在全球八十七個主要國家中,台灣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六點四的經濟成長率,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國家;其次是新加坡的百分之六點二、韓國五點九、香港五點四,這是台灣稱霸「亞洲四小龍」的輝煌紀錄。

這樣的紀錄締造「台灣錢,淹腳目」的盛世,台股在一九八九年衝上一二六八二點時,香港恆生指數只有二千多點。六年國建期間,政府更喊出要在二○○○年將台灣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由一萬美元提升至二萬美元,台灣經濟和人民的自信心快速向上。

7166344-2831040  

但隨著香港回歸中國大陸、陸客赴港、大量大陸國企在港掛牌,恆生指數一度飆漲至三萬點以上;反觀台灣,從「戒急用忍」到「積極管理」,政府既無力扭轉產業外移的浪潮又無法消弭藍綠對立,經濟成長原地踏步,台灣經濟「失落十年」的苦難就此開始。

二○○○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自那時起十一年間,台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降至百分之三點三,僅約前四十年的一半;國民黨執政時喊出的二○○○年人均二萬美元的支票,一直到二○一一年才兌現,足足遲了十一年,正是「失落十年」。

人均GDP通常被視為反映一國國民富裕程度和經濟水平的指標,愈高代表國民經濟福祉、生活水準愈高。但台灣人均GDP從一萬美元到二萬美元,花了十九年,而新加坡只用五年就做到,如今新加坡更已突破五萬美元。

至於最常被比較的韓國,二○○二年時人均GDP還低於台灣,但二○○五年就超越台灣,二○○七年跨越二萬美元門檻,其間曾因金融海嘯而下降,去年時則已逾二萬二千餘美元。更重要的是,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韓國將在四年後攀上三萬美元,日本智庫則預測韓國將在二○三○年贏過日本,而亞洲開發銀行更認為韓國將在二○五○年成為世界第二。這些預測的正確性其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韓國經濟近年的表現聚集了全球的目光,就像當年台灣的經濟奇蹟廣受稱頌一樣。如今,誰還記得、在乎台灣奇蹟?

【2012/06/1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