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60394.JPG  

 

 

原本預計禪修完直接回Salt Lake City休息,臨時奉父命轉往拉斯維加斯,

 

由於一年一度的年展及Show都會在這時展出,老爸剛好到這出差,

所以我1/8~1/10在賭城與二姑姑、二姑丈還有老爸碰面。

 

在賭城待了一天一夜,很有趣的對話發生在我和姑姑身上!

我是覺得有點像出關之後的小考驗!

 

對於我禪修的事,父母是不懂我在想什麼,

除了父母之外,第一個投反對票的竟然是二姑姑。

無論是吃飯還是逛街的時候,她總是表達出我不應該去禪修的態度。

 

「禪修有什麼好的?為什麼要去那禪修?」姑姑接我上車後劈頭就來這麼一句。

 

禪修可以重新檢視自己,並且我有很多心情的體會,

並且我在那邊是去吃苦,去修苦行的!

在那邊清幽又恬靜,而且又有許多人一同進修,是個很適合修行的一個地方!

 

「有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範圍給弄窄了,退到無路可退,

因為社會上大部份的人有如手掌五分之四的部份,

其餘的五分之一是極少數的,這些人在社會上是孤獨的生活著,

不要把自己的範圍限制住,退到無路可退的部份。

姑姑在餐廳裡比著自己的手掌語重心長地說著。

 

嗯...姑姑說的是!不過如果學佛法學到與社會脫節那就是錯解佛法了。

四攝法以及六祖大師都有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有如求兔角。」

修行是任何一處、任何一地都可以修行的!

 

「我之前就跟你說過做人太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中庸是最好的。

做人剛剛好就好了,只要不傷害人,能夠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我是比較嚴以律己啦~~

 

 

「如果所有人都走向那條路,那社會結構不就垮了。」

 

我覺得不太可能所有人都走修行的路,修行的路很苦、漫長又艱辛,

人人都想要賺大錢、吃美食、穿好的、住好屋、娶賢妻、嫁好男人....

這些都有之後又想要五子登科,不太可能走向一天只吃一餐(全素食)、

凌晨三點半就要起床上殿、衣服就只有那幾件,而且又不得蓄髮,

更遑論其他娛樂或家庭的清修生活。(註1)

 

 

 

殊不知臺灣十幾年前轟動社會的中台禪寺剃度出家事件,

社會媒體及輿論大半對這事件是持負面和爭議的,

所以不太可能會發生所有人都走向那條路的狀況。

 

「那為什麼他們會走向那條路?」

 

因為他們要經過修行來了解人為什麼有生、老、病、苦、死,

不想要一再輪迴,了生脫死,而且他們走向精神昇華的那一部份,

尋求自己內心的快樂和平靜。

 

「我覺得你的想法有點『灰色』,應該像個年輕人活潑一點。」

 

灰色?姑姑怎麼會這麼認為?

 

「你年紀輕輕就去做這樣的事,我只碰過五、六十歲的人才會講出這些佛理或道理,

我是沒有碰過哪個年輕人是像你這樣子的。」

 

呵呵...姑姑,這次我去參加禪修,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參加禪修呢!

而且有的跟我年齡相仿的同學不像我偷懶不去打坐,

還很認真的日中一食、每坐必參加呢!

 

「如果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這是好事情,因為社會富庶,

年輕人不需要負擔家庭經濟重擔,才有時間或精力去修行,

像我們窮困的小時候,賺錢養活自己或家庭都沒時間了,

哪有時間去修行?」

 

嗯,姑姑說得有理,因為我知道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需求層次理論),

所以姑姑這樣一講,我就懂姑姑的意思了。

 

為免姑姑再擔心下去,我強調自己會走中庸路線,

修行跟現實生活都會兼顧的。

 

其實,在家也是可以修行的呀!

 

 

目前只有三姑姑支持我的想法,

她聽完我在萬佛聖城以及和二姑姑對話的感受和心得,

她說修行是不會壞到哪裡去的,並且馬上表達也想去萬佛聖城走一走的意願!

 

 

 

(註1)其實中國文化早有需求層次理論。

請看看下面這首詩:

 

 

終日忙忙只為飢 得了飽飯又思衣

衣食兩般俱豐足 房中缺少美貌妻

娶下嬌妻並美妾 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 又無官職被人欺

五品四品嫌官小 三品二品又嫌低

一品當朝做宰相 又想面南去登基

一日登基坐了殿 又想神仙下局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onardo 的頭像
    leonardo

    在天與地之間揮灑自如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