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http://www.minlun.org.tw/3pt/3pt-2-6/34.htm

 

期末學校安排大掃除,要將教室內外徹底打掃乾淨,孩子們都躍躍欲試,打算大顯身手,證明自己是個家事高手。我隨口一問:「那如何把玻璃擦得亮晶晶呢?」


    「我知道!我知道!」哇!全班幾乎都高高舉起了手。


     安淇說:「拿舊報紙來擦就好了!」


    「對!對!對!以前老師也這麼說。」


    「是呀!我爸爸媽媽也這麼做。」一時之間,我愣在那邊,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有多少錯誤的做法正四處散播,又有多少似是而非的想法在純真的孩童心中落種萌芽,冠冕堂皇的環保大旗一舉,一切都被合理化,卻不知我們正無知的鑄下大錯,無窮的禍害正如潮水般,一波接著一波湧來。


    「字為至寶,遠勝金珠,人由字智,否則愚癡。」短短幾個字說明人類文明能發展至今,享有快捷、便利、舒適的生活,文字對於我們實在有莫大的恩德,我們應該從感恩心出發,敬惜世間一切書籍、字紙以為回報,怎能拿來擦拭污穢、隨意丟棄呢!


    一般人除了拿報紙擦玻璃外,還有鋪在餐桌,飯後再隨垃圾包裹丟棄的。或者折成小紙袋裝魚、肉骨頭,出外郊遊則鋪在野地當墊子坐。甚至有人鋪在廁所的垃圾桶裡,讓文字與污物為伍,種種作法只為自己的方便找藉口。想想看,如果對啟發我們智慧,開啟我們心靈寶藏的字紙棄之如敝屣,怎會興起珍重難得之心,又如何從中得到利益呢?尤其家有莘莘學子,他們正從書本文字中得到前人的菁華,讓自己由無知無識變成博學多能,如果從小就灌輸他錯誤的作法,無異是教他忘恩負義、不知感恩。書籍是無言的老師,如果大人都不知敬重,那麼孩子在如廁時看書,拿書當枕頭、座椅也就不足為奇了。


    內人從小就看著祖父如果要出門,身上一定背著裝有夾子的筐筐,只要看到路上有字紙或玻璃碎片,他都一一撿拾回家。然後將字紙洗滌乾淨、晾乾,累積一段時間後再予以焚燒,最後將灰埋在大家踩不到的地方。玻璃碎片則小心處理,以免割傷路人。如此數十年如一日,家人有時會勸他不必這麼勞煩,他都說:「敬惜字紙,將來才會出好子孫,我是為你們呀!何況只是舉手之勞,慈悲心不是嘴巴說說而已。」祖父身體一直十分康健,子女也都孝順和睦、事業有成,受到鄉里的敬重。最後以高齡九十七歲無疾而終,出殯時沿途鄉人焚香祭拜,如失親人。可見一念善心,敬惜字紙,功德是多麼的大呀!後世子孫也都蒙受他的教導和福蔭,獲益無窮。


    印光大師也曾講到一個敬惜字紙得生貴子的公案。宋朝王文正公之父,十分敬惜字紙,後來夢見孔子以手按其背說:「汝何惜吾字之勤也,當令曾參來汝家受生,顯大門戶。」後果生一子,於是取名王曾,以驗夢中所感。王曾讀書極其聰明,連中三元,成為有名宰相,諡號「文正公」,封沂國公。在古人編的《惜字徵驗錄》中還有許多如乞兒拾字紙轉世富貴,窮書生惜字科甲連綿,乃至瞽者轉明,愚者轉智等等的感應事實,不勝枚舉。因此,敬惜字紙,福報甚大,古人有偈云:「世間字紙藏經同,見者須當付火中,或置清淨長流水,自然福祿永無窮。」如果我們能隨時隨地敬惜字紙,隨緣方便為之,必有不可思議的回報。
    好習慣是一種習慣,壞習慣也是一種習慣,如果我們能從生活做起,讓孩子面對經書如臨聖賢,對有文字之紙張心存敬意感恩,他就不會任意糟蹋字紙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不隨意製造:不要因字紙得來容易而隨意影印或購買,這樣反而增加毀損的機會。每人一天多省幾張紙,就是為大地多保留一個喘息的空間,這才是根本的環保。


    二、不任意放置:對身邊的字紙都要愛惜,書籍要放在潔淨的地方,排列整齊,用過的字紙也要整理乾淨,摺疊平整,不要塗污或另作他用。尤其是經書法寶更應謹慎恭敬,才不至於惹禍造業。


    三、不褻瀆字紙:以文字編繪淫書艷說污染人心是最要不得的行為,或以字紙書寫咒罵、批評、傷害他人的話,也是誤用字紙的功能。我們應該謹慎為文,下筆字斟句酌,若無益人心,書之何用?


    現代人往往視字紙為可以隨手丟棄的垃圾,沒有人想到敬惜字紙能有什麼功德善行可言。不但普通人如此,即使是讀書士人也不知恭敬書籍紙張,這實在是近代以來中國傳統美德之一大墮落。我們應該以身示範,盡力影響周遭的親友,讓正確的觀念擴散開來。當民風日篤,人心向善,就是人間好時節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