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各節神經之供應部位及頸椎各節有壓迫時之現象、症狀。

 

 

頸椎共七節

頸椎神經共八對

脊椎

神經

控制部位

神經被壓迫產生之病變(症狀)

頸椎1

1

頭部血流循環,腦下垂體,頭皮、臉、眼、耳、鼻、喉。

頭痛、頭暈、神志不清、記憶減退、頭皮炎(痛),失眠、高血壓、眼疾、耳鳴、鼻病。

頸椎2

2

眼、耳、鼻竇、喉、舌、聲帶口。

耳聾、鼻過敏、鼻竇炎、扁桃腺炎、失聲、耳鳴、眼疾(斜視)。

頸椎3

3

咽、頰、肩、交感神經、橫膈膜神經。

咽喉炎、頸二側(肩膀)酸痛麻、交感神經亢進、呼吸困難。

頸椎4

4

頭部肌肉、肩。

三叉神經、牙痛、臉部痤瘡、肩痛、(弱視)。

頸椎5

5

食道、氣管、肘。

氣管炎、手臂外側痛、肘痛。

頸椎6

6

甲狀腺、副甲狀腺、腕。

甲狀腺腫(包括突眼性)、甲狀腺癌、副甲狀腺炎、腕痛、拇指、食指外側痛、五十肩。

頸椎7

7

甲狀腺、副甲狀腺、大拇指。

甲狀腺腫、富貴手、手指炎、前臂內側、小指、無名指酸痛麻。

頸椎8

8

心臟、氣管、食道、指尖。

支氣管炎、心臟病、動脈硬化、灰指甲。

 

            很多人不明正常解剖生理法則,整天向外奔波追逐名醫、祕方......不知合理調身心。
           結果,追逐中,下巴必更抬,腦必更不通。
           其實,打折了的吸管,不通是必然,而只要將折處調直,通也是必然。
           姿勢若不自調正直通暢,卻一味向外求特效藥欲把吸管弄直通,才是「迷信」啊!
           若能端心、端身、合乎正常生理原則,身心功能必然改善。
           只要自己不歪斜曲折(加壓於自身),又善於放鬆,又有誰能給我們壓力呢?
           很多人以為是別人給他壓力,殊不知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心、自身。
           如:不收下巴,即是給腦脊髓壓力,(仰頭尤甚)。持續仰頭不收下巴,即慢性自殺(損腦功能)。
           收下巴就是解壓、自助、端心端身之善。



           ●日常生活運用
           
            所以日常生活,必須注意常調整姿勢,常收下巴,放鬆頸部,作垂頭等柔軟運動,或常按摩熱敷後頸部。
            不宜長時間抬下巴仰頭工作或睡眠。否則,多少會有腦脊髓液不通之現象。


          ‧若工作時,不得已須仰頭、抬下巴,則須定時反方向運動(垂首、放鬆、運動),
              防止不良影響、惡化下去。(如下圖)

 

 

 

×抬下巴工作,姿勢不當

自覺調整→收下巴

-

 

 

←雙手交叉,輕鬆放在頭(枕骨)後方,垂頭、放鬆。以手之重量,載於枕部,調整拉開頭、頸之關節,(枕寰關節),及頸椎各節。

-

 

 

×

自覺調整—收下巴

 

‧很多人,因長期「頸向前塌」,已經不知如何是「直」,也無法後頸貼衣領。

 

練習:可以躺在硬板床上(墊被、隔濕冷)收下巴,讓後頸盡量貼近床板,體會「直」的感覺。(胸椎—頸椎對直)

 

注意:上下牙也要鬆開些,如此可自然改善很多頭頸疾病。

 

(頸椎神經壓迫症狀表,見前表列)

 

平日仰頭太過者—簡易調整頸椎法:

「不收下巴」的孩子(仰頭看電視)(仰臥),頸椎太向前塌,容易感冒、咳嗽、腦力降低,且易患眼、耳、鼻、口,(如扁桃腺),咽喉之疾病。

若仰頭更甚,則更嚴重。

矯正法:(矯正太前塌的頸椎)

可在輕鬆愉快中,將枕頭(勿太軟)(外軟、內硬)放在頸部(枕骨)(較靠「頭頂」)(收下巴),讓「頸椎」完全放鬆,依自然重力(地心引力)頸椎可拉開,復位,恢復正常。

亦可趁孩子仰睡時(完全放鬆、柔軟),為孩子如上述墊枕,使「收下巴」,可調整已前塌之頸椎,改善血流、神經、免疫力,改善腦功能。

每天能如此調整幾分鐘(十五分),就有改善,並非整夜如此睡。(睡眠宜右側臥)

 

注意觀察:

仰臥睡眠時,太仰頭(抬下巴)頸部青筋(靜脈)鼓起,即是「阻力大」,流動難,故「加壓」鼓起—疲勞不適—血流循環不良。

 

注意:

「下巴未收」青筋仍是鼓起。

 

注意:一收下巴(下巴貼胸)青筋就消失(不鼓出)(阻力變小)—流暢。

仰頭工作者—

┌後頸、筋縮緊

└頸椎太向前塌

睡前應調整,

      ┌只枕靠頭頂之「枕骨」。

以枕頭│

      └不枕頸椎。

下巴自然收。

睡前如此調整一下,並非一夜如此睡。



希望自己能夠下巴自然收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放鬆且端正身心。
就從走路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nar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